自古風水重視氣的流向,認為「流淌氣韻的路」就是山脈。白頭山以氣韻的起點,從白頭山向下流,經過金剛山、雪嶽山、五臺山和俗離山,連至智異山,被稱為白頭大幹,並認為韓國的精氣透過此丈量山脈流淌。在1大幹1正幹13正脈組成的白頭大幹中,韓北正脈從金剛山北面的分水嶺分裂出來,匯聚成漢江北面的山巒。經過道峰山和北漢山,北岳山山嶺上涌出白頭山的脈搏氣息,作為首都首爾的鎮山,展現其威容。為了切斷這種氣勢,日本帝國主義侵略時期,日本利用風水地理在韓國山上各處打上鐵樁。位於北岳山的燭臺岩,拔掉在日本帝國主義時期鑲嵌的鐵樁、矗立祈願國家發展的燭臺後,被取名為燭臺岩。像這樣將氣流和土地形勢與人類的吉凶禍福相連並進行說明的風水地理,是構成韓國文化基礎的重要思想之一。
在風水地理建立守護東西南北、四方的四神砂。四神砂被稱為北玄武、南朱雀、左青龍、右白虎,北岳山是四神砂之一。朝鮮時代的都城首爾的內外分別被4座山—內四山(北岳山、仁王山、南山、駱山)和外四山(北漢山、德陽山、冠嶽山、龍馬山)環繞。北岳山在朝鮮時代主要被稱為白岳山,因酷似人臉,也被叫做面岳。北岳山被指定為史蹟第10號及名勝第67號。
因為北岳山的存在,景福宮更顯雄偉出眾,當中其實蘊含深遠的意思。李成桂的老師、代表佛教界的無學大師和追隨性理學的鄭道傳之間的權力鬥爭中,隨著鄭道傳取得勝利,漢陽都城的建造和景福宮殿閣的佈局完全按照性理學原則為基礎而進行。從正面看景福宮,可以看見北岳山、勤政殿和光化門,越靠近高聳的宮殿,山就會消失不見,只看見光化門和勤政殿,佈局極妙。這是徹底運用了政治哲學的構圖,把從天而降的所有權力透過北岳山連接到君主的宮闕。走近連接白頭大幹漢北正脈的雄偉高山,雄偉的宮殿就會映入眼簾,以此象徵國王的絕對權威,並透過建築的視角進行詮釋。比較在遠距離和近距離拍攝的照片,便會更清楚地發現這種佈置。
獬豸是判斷是非和善惡的幻想的動物。
被視為可以抵禦火災或災難的神獸,裝飾在宮殿等建築物上。
獬豸是運用了風水地理助益的例子。朝鮮時代,景福宮經常發生大大小小的火災。人們從風水地理的角度分析,認為是外四山之一的冠嶽山的火氣所引起。為了壓制火氣,朝廷在位於光化門前的六曹街的司憲府前建造獬豸,並在崇禮門附近建了名為南池的蓮花池。叫做Haechi的獬豸象徵一種幻想的動物—治火的水神。隨著歷史的發展,獬豸從司憲府前方移至光化門的兩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