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韓國街頭最常見到的小吃,我敢說,就是炒年糕!紅色的一大盤醬汁裡,滾著白白胖胖的一條條年糕。夾起年糕,裹著甜甜辣辣的醬汁一起入口,彈牙軟糯的口感,愈嚼愈濃的香氣,讓人忍不住一口接著一口。價格實惠,份量又多,是能快速填飽肚子的街頭美食。
韓國的年糕有多種面貌,甜鹹皆可,能是街頭的銅板美食,也能是生日宴席上的高檔糕點。而把條狀的年糕下鍋料理的「炒年糕」,現在處處可見,但過往可是宮廷裡才有的高級料理。在宮裡,用牛肉、香菇、綠豆芽、南瓜,和年糕一起拌炒,再用醬油調味。做法看來簡單,過去卻是在宴會或祭祀的特殊時刻,才能吃得到的美食。
炒年糕如何從尊貴的宮廷料理,成為處處可見的街頭小吃?而早期的炒年糕,其實一點都不辣?在景福宮周邊,能夠吃到最原汁原味的炒年糕?這篇文章帶你看看炒年糕的故事,以及西村推薦必去的景點。
炒年糕原本並不辣?
我們在街頭常見的炒年糕,是一整盤紅紅的醬汁。與其說是炒,反而更像是浸泡在濃稠的湯汁裡。攤位通常也兼賣各式炸物。懂吃能吃者,會叫一份炒年糕加上幾份炸物,一口年糕,一口沾了醬汁的炸物,再配上一串魚餅,是小吃界的豪華套餐。
但最原始的炒年糕,卻一點都不辣!
據說炒年糕第一次出現在街頭,是在韓戰之後。在煎盤抹上油,灑進一把年糕,再用醬油稍微調味,是閃著油光、帶著醬油香氣的乾炒年糕(韓文為醬油炒年糕,간장떡볶이)。
而炒年糕的初次變形,是辣椒粉帶來的。韓國辣椒粉是用曬乾的辣椒,人手一個一個去掉蒂頭之後,再用機器絞碎成粗粉。辣度不高,帶有蔬菜的香氣。不知何時,有人在炒年糕時放進了辣椒粉,辣椒粉遇油後,形成類似極薄麵衣的外表,入口能感受到滿滿的辣椒粉香氣(韓文為油炒年糕,기름떡볶이)。
到了1953年,有人在吃炸醬麵的時候,偶然把年糕掉到了炸醬上,發現這樣的組合也很迷人,繼而開發出把辣椒醬和春醬混和後,再加入年糕的做法。跳脫乾炒的方式,醬汁的存在感更明顯,甚至還能加入白煮蛋、魚板、餃子、泡麵…等不同的料,因為湯汁多,我覺得其實跟火鍋更靠近一些。
米年糕?麵粉年糕?
原本年糕大多是以米為原料,但韓國政府從1960年代開始,鼓勵大眾食用麵粉類主食,加上麵粉原料也較便宜,於是用麵粉做的年糕,開始流行起來。而這兩種不同的原料,做出來的年糕有何差別呢?
兩者其實都有Q彈的口感,但米年糕更有嚼勁,多了一點點黏牙感,愈嚼愈能感受到香氣。而麵粉做的年糕,口感較為柔軟,適合放在湯汁較多的料理裡,吸附醬汁後,更是飽滿軟滑。
兩種年糕各有支持者。但如果你想試試最原始的乾炒年糕,那請一定要來西村。
乾炒年炒該去哪吃?景福宮周邊推薦!
首爾的前身為漢陽,而漢陽的中心,自然就是王所在的景福宮。而在景福宮的西側,仁王山的山腳下,就是所謂的西村。
和西村可說是姊妹村的,是更為觀光客所熟知的北村。北村保留了大量的韓屋,但實際住在北村的居民較少,沒有什麼生活感。特別是到了夜晚,你可發現北村房子裡的燈光銳減,街頭也沒什麼人煙。
而西村除了有大量的歷史故事,還充滿著各個年代的生活痕跡。創造了韓文的世宗大王,就是在西村出生的。後來很多士大夫也都居住於此。而在朝鮮時代末期,西村聚集了詩人、畫家…等藝術界人士。隨著世局動盪,後來還有日本人、美國人住進此區。
世宗、英祖、詩人千壽慶、畫家李象範、政治家尹德榮…等,從國王到兩班,從中人到藝術家,不同階層的人都曾在這裡生活。
近代又因青瓦臺的關係,建築物高度受到限制,沒有大型的建案開發,所以在這裡可以看到不同時代的建物。據說以往因為靠近青瓦台,這裡的住戶若有外來親友要留宿,還得事先申請報備。喜歡建築、喜歡近代史的話,在這裡散步逛逛就是一種享受。
而要吃炒年糕,請到西村的通仁市場。
美國國務卿也吃過的炒年糕
西村推薦必去的地方,一定會包含通仁市場。這個市場有很多美食,也有蔬菜、水果、肉類等生鮮產品,還有修理衣服或衣服的店鋪,散發着傳統市場的溫馨氣氛。
通仁市場一開始,其實是為了服務日本人而建立。在日帝強佔期,日本人在景福宮建立了總督府,周邊也有很多與日本相關的機構,於是許多日本人就住在西村這一帶。為了方便這些日本居民的生活,總督府就在此建立了通仁市場。雖說有這樣的淵源,不過現在在市場裡,完全看不到日本的痕跡。
市場並不長,大約200公尺,走進去不到一分鐘,就可以看到「元祖奶奶炒年糕店」,牌子上寫著1956年,有著超過60年的歷史。在往前走一點,可以看到另一家年糕店,招牌是「孝子洞懷舊炒年糕店」。兩家賣的都是乾炒年糕,內部都有座位。
第一間的歷史較久,而第二間在是在2014年,美國國務卿凱瑞(John Forbes Kerry)拜訪韓國時曾經造訪過。
一份炒年糕要四千韓幣,兩種口味都好吃。口味較一般的辣炒年糕清淡,但更能感受到年糕的香氣。詢問了一下職員,他們用的是米年糕喔!
除了炒年糕之外,通仁市場還有很多小吃,以及小菜專賣店。市場中間還有供客人歇腳的公共空間。也可以買齊想吃的小吃,再帶到旅客中心去用餐。
首爾市鍾路區紫霞門路15街18(서울 종로구 자하문로15길 18)
地鐵3號線景福宮站2號出口,沿著2號出口和3號出口間的道路直行→ 於新村金庫十字路口左轉
每日07:00~21:00 KST (依店家而有所不同,很多店家晚上不營業,建議在白天前往)
在通仁市場可以享受古風,用銅錢購物買便當!先到旅客服務中心兌換銅錢代幣(500韓元/枚,一次至少購買十枚),便可拿著空便當盒開始逛市場,煎餅、小菜、辣炒年糕、飯捲… 隨自己心意選購,組成便當,整個市場就是你的自助餐!
要注意貼有銅錢標誌的店家,才能使用銅錢。當然除了銅錢之外,其他支付方式也是可以的喔!
便當cafe營業時間 週二~週五 11:00~16:00 KST,週六~週日 11:00~17:00 KST
便當cafe銅錢銷售時間:平日11:00~15:00 KST,週末11:00~16:00 KST
在通仁市場吃飽喝足之後,接下來還有幾個我西村推薦必去的景點。
畫家李象範故居
李象範是近代韓國最知名的畫家之一。他在30多歲的時候就已經得到極高評價。他在傳統的水墨山水畫中,引入了西方風景畫的寫生概念和畫法。他喜歡以平凡的山野、溪水、鄉村間的山溝為畫作主題,展現韓國田園的日常風景之美。
他在西村住了43年,住的是都市型的韓屋。畫室就和住家相連。此處開放入內參觀,所以可以看到完整的內部結構之外,畫室裡還擺滿了他畫畫的工具,可以想像他在此畫畫的現場。是很難得可以自由參觀的、又可窺看藝術家生活的韓屋。
首爾市鍾路區弼雲臺路31-7(서울 종로구 필운대로 31-7)
地鐵3號線景福宮站1號出口,直行約250公尺後,在大路口右轉。再往前直行約300公尺後,即可看到對面巷子裡的李象範故居。巷子口不大,要特別留心才不會錯過。
週二~週日09:00~18:00 KST(3月1日~10月31日)
週二~週日09:30~17:30 KST(11月2日~2月28日)
免費入場
和前面相同,這裡也是近代韓國知名畫家的故居,但風格卻大大不同。這座房子結合了韓式和西式的風格,一樓有地暖,但外觀卻是磚造洋房。這棟房子的原屋主,其實是一位跟王室有親戚關係的政治家,他為女兒建造了這一座房子,在當時是很時髦的建築設計風格。這位政治家叫做尹德英,朝鮮最後一位皇后,也就是純貞孝皇后,就是他的姪女。
這座房子在6.25戰爭結束後,近乎荒廢。畫家朴魯壽在1973購入之後,就一直住在這裡。而在2011年,他把自己的作品、古傢俱…連同房子一同捐贈給政府。
朴魯壽的作畫風格構圖大膽,擅長塑造抽象的氛圍,他最有名的,是在水墨畫中加入了鮮明的色彩。在這裡可以感受到畫家生前,是過著怎麼樣的生活。
首爾市鍾路區玉仁1街34(서울 종로구 옥인1길 34)
從通仁市場後門出來後,過馬路往左前方的小路直行,步行約5分鐘即可抵達
週二~週日10:00~18:00 KST 春節過年當日、中秋節、元旦休館
入場費成人票3000韓元。內部不能拍照。僅庭園可拍攝。後方有個小坡瞭望臺,高度不高,可以走上去看看。
https://www.jfac.or.kr/site/main/home
大悟書店
1951年創立的大悟書店,至今已超過70個年頭。從屋頂泛灰的瓦片,到店名剝落的大招牌,可以看出這間書店在西村是位大前輩。內部也是韓屋格局,雖然已不賣書,而改成咖啡店,但還是有大量過往留下的舊書,可以感受往日的書店情懷。
藝人IU在2014年在庭院門前拍攝專輯封面, 防彈少年團的RM也曾在此拍照,所以這裡意外成了不少人的追星必訪景點。
首爾市鐘路區紫霞門路7街55(서울 종로구 자하문로7길 55)
從通仁市場後門出來後,立刻往左轉,順著一條斜斜的小路直行,步行約2分鐘即可抵達。
每日12:00~21:00 KST 春節過年當日、中秋節、元旦休館
The Book Society
以設計、美術、建築、攝影、人文社會哲學、電影…等多種國內外藝術書籍爲主的獨立書店。 有許多在大型書店看不到的小規模獨立出版物。韓文英文皆有。
這裡不僅只有賣書,也有做出版、策展,甚至做亞洲獨立書店的研究。整個空間以黃色為主題。喜歡藝術類書籍、對出版有興趣的人,推薦一定要來此逛逛。
首爾市鐘路區紫霞門路19街25地下一樓(서울 종로구 자하문로19길 25 지하1층)
從通仁市場後門出來後,往右轉直走,在一條四叉路口右轉,直走後第一個路口再左轉,經過了一個韓屋上村齋(상촌재),即可看到書店。
週二~週日13:00~19:00 KST
https://www.thebooksociety.org/
保安旅館
就在景福宮西側迎秋門的正前方的保安旅館,是景福宮周邊推薦必看的建物之一。這是間歷史超過了80年的旅館!也就是說,在這裡可以看到古早旅館的樣貌。除此之外,這裡過往的住客也頗有來頭,許多詩人、藝術家,會長期投宿於此,所以別看它外表簡樸,卻可以說是以前的文青旅館呢。
用現代的眼光去看,會覺得房間窄小、木製的門隔音不佳,而且廁所還是公用,也沒有洗澡的空間,絕對跟高級沾不上邊。但在日帝強佔期,許多外地人要來總督府辦事,都會選擇住在這裡,是當時的高級旅館。
到了20世紀80年代,附近美術館的相關人士,則將旅館作爲宿舍使用。之後到了2000年代,跟其他旅館相比,這裡已成了舊時代產物,成為了省錢的選擇。在2004年時,一晚的住宿費只要一萬五韓元。
現在經過改裝,留下過往的格局,但內部空間則做為展場使用。看展時也可參觀這個老旅館,感受80年來的歷史風情。但也因此,在休展期間就無法參觀。不過即使遇上休館也沒關係,因為從景福宮一路逛到這裡的路上,沿路有很多銀杏樹,散步非常舒服,是我秋天必訪的散步路散。
首爾市鐘路區孝子路33(서울 종로구 효자로 33)
地鐵3號線景福宮站4號出口,直走後看到景福宮左轉,沿著景福宮外牆向前直行,步行約350公尺後即可看到
依展期不同,開放時間不一。建議造訪之前先詢問館方。
https://www.thebooksociety.org/
@boan1942